中國中化:兩化重組正式落子雄安!
2021-05-09 19:42
2021年5月6日,由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組而成的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化”)在雄安新區正式注冊成立。寧高寧任中國中化董事長、黨組書記,李凡榮任中國中化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2021年5月8日,中國中化成立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
批示指出: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重組組建,對優化國有經濟結構和布局、助力我國農業現代化、增強化工行業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做好重組整合、深化改革等工作,加強國際合作,充分發揮行業龍頭企業作用,加大種源、化工等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力度,創新管理和運營模式,不斷提升經營質量效益和綜合競爭力,為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貢獻!
5月8日,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中化”)正式揭牌成立,這是我國化學工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為打造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化工企業邁出關鍵一步。寧高寧同志任中國中化董事長、黨組書記,李凡榮同志任中國中化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中國中化是由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組而成,為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員工22萬人。
寧高寧表示,走進新時代,中國經濟社會包括石油化工行業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大變化,兩化重組和新公司得以成立,是發展的必然選擇。集合兩家公司的優勢,打造世界一流的綜合性的技術領先的化工企業集團,是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目標定位。
寧高寧指出,將把新公司的成立作為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將繼續秉承“科學至上”的理念,在所處領域不斷創新創造,不斷提高技術和產品水平,不斷加大在技術上的長期持續投入,實現突破,也把規模市場優勢迅速轉化為技術產品優勢;將把新公司的成立作為創建國際化產業鏈和新的商業模式的實踐,不僅協同整合,萬眾一心,優勢互補,還要真正建立穩定可控、整體創新和效率提升的國際化產業鏈,同時加強海外投資企業同中國市場和中國研發的融合;將把新公司的成立作為兩家企業整合發展的升級版,目標更高,標準更高,效率更高,管理更優,經營業績更好,實現多種指標上的可持續發展;將把新公司的成立作為公司更深入改革的開始,按照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要求,根據新公司的經營實際,也根據世界一流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踐要求,實事求是,科學規劃,穩妥推進,敢于擔當,深入改革,優化企業經營的每一個環節,調動一切資源和每一位員工的積極性,達到建設世界一流化工企業的目標。
重組完成后,中國中化業務范圍覆蓋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基礎化工、環境科學、橡膠輪胎、機械裝備、城市運營、產業金融等八大領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化工企業,并在生命科學業務中的農化、動物營養和材料科學業務中的氟硅材料、工程塑料、橡膠助劑等細分領域具有領先優勢;基礎化工業務特色鮮明,構建了石油化工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環境科學業務聚焦工業環保,正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高端輪胎業務全球領先;塑料機械業務世界一流;在城市運營領域,公司是國資委首批確定的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之一,旗下中國金茂是國內優秀的城市運營商;在產業金融領域,公司擁有多個金融業務牌照,信托、租賃等業務優勢顯著。
中國中化在全球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生產基地和研發設施,以及完善的營銷網絡體系。完成重組后,中國中化擁有揚農化工、安道麥、安迪蘇、中化國際、魯西化工、昊華科技、埃肯、倍耐力、中國金茂等16家境內外上市公司。
面向未來,中國中化將遵循“科學至上”理念,矢志打造科技驅動的創新型企業和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化工企業,不斷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核心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社會、客戶、股東、員工創造最大價值,為行業發展、社會進步貢獻中化力量。
三個核心發展方向。官網顯示,確定了兩化重組后新公司的三個核心發展方向是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和環境科學。
兩化重組后新公司未來發展3大核心方向: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和環境科學!
2021年4月1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一季度央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回答記者關于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聯合重組的提問時表示,央企重組是為了更好優化資源配置,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是同行業重組,國務院已經批準了重組方案,有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適當時候會向大家介紹。
2021年5月8日,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中化”)正式揭牌成立。這是我國化學工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為打造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化工企業邁出關鍵一步。
注冊資本高于“兩化”總和
根據營業執照信息,新公司注冊資本高達552.58億元。而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中化集團注冊資本為434.0421億元,中國化工集團注冊資本為111億元,兩者注冊資本總和為545.0421億元,低于中國中化。
兩家世界500強的央企重組之后,將形成一家資產過萬億、員工數達到22萬的巨無霸公司。
據悉,中國中化的注冊落戶住址為雄安新區啟動區企業總部區,編號001。可以說是首批入駐的央企之一。據悉,啟動區優先承接企業總部、金融機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醫療機構和事業單位等。
結語
中國中化在全球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生產基地和研發設施,以及完善的營銷網絡體系。完成重組后,中國中化擁有揚農化工、安道麥、安迪蘇、中化國際、魯西化工、昊華科技、埃肯、倍耐力、中國金茂等16家境內外上市公司。
重組完成后,中國中化業務范圍覆蓋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基礎化工、環境科學、橡膠輪胎、機械裝備、城市運營、產業金融等八大領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化工企業,并在生命科學業務中的農化、動物營養和材料科學業務中的氟硅材料、工程塑料、橡膠助劑等細分領域具有領先優勢;基礎化工業務特色鮮明,構建了石油化工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環境科學業務聚焦工業環保,正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高端輪胎業務全球領先;塑料機械業務世界一流;在城市運營領域,公司是國資委首批確定的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之一,旗下中國金茂是國內優秀的城市運營商;在產業金融領域,公司擁有多個金融業務牌照,信托、租賃等業務優勢顯著。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